2009年~2010年,為我國建設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的規劃試點階段,將重點開展電網智能化規劃工作,制定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,研究關鍵技術和研發智能化設備,開展各環節的試點工作。由于智能電網涉及許多電氣產品和技術、供應商的利益,不同產品供應商會采用不同的技術、標準,因此選用某種產品有時往往會決定技術的發展方向和走勢。
隨著美國奧巴馬政府宣布新能源戰略中“智能電網”的實施,中國也成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實施此戰略的國家。國家電網公司于今年5月21日首次向社會公布智能電網的發展計劃后,智能電網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就一直備受熱議。日前,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認為,中國已經具備發展智能電網的條件。中國能源專家武建東告訴記者,無論大國、小國都可以建智能電網,因為它的建設沒有任何限制。
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告訴記者:“中國的國情太需要建設智能電網了。中國現在正處在工業化加速發展這樣一個階段,是后崛起的一個國家,而后發優勢就是體現在對新技術的應用,就像發展電動汽車來追趕世界上老牌的汽車生產國一樣。智能電網的建設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加快進入電網建設大國的契機,也給我們國家提供了電力裝備進入世界行列的契機!
那么,這個耗資萬億級的智能電網,能給中國的裝備制造企業分得多少羹呢?當然,首要的條件是中國的裝備制造業能否滿足智能電網建設的要求。而國家電網公司早已披露,到2020年中國將建成統一的“堅強智能電網”,并稱屆時的技術和裝備全面達到國際水平。如此看來,國家電網公司對此是信心滿滿。
蔡惟慈說:“智能電網最主要的是對設備的要求,如果還是傳統的設備,那它就實現不了智能電網。因此,對傳統的輸變電設備怎么樣適應用戶建設智能電網的要求,這就涉及到輸變電設備如何優化升級,這將給我們帶來無法預計的自主創新空間。
蔡惟慈表示,現在國家電網已經提出要把智能電網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,機械聯合會也在和國家聯手破解這個題目,但到底能產生多大影響,國家還在研究當中 。
|